沁园春·题史搢臣追远图 其二

时自□□,以迄于今,六十馀春。尚朝朝掩泣,抢呼厚地,年年抱恨。

哀吁苍旻。梳扇空存,音容莫睹,除是重泉会面真。

情悽恻,每秋霜春露,一倍沾巾。

微君此意酸辛。痛我亦、千秋负罪人。纵殁身可报,难酬恩重,偷生何益,祗愧儿贫。

潦倒如斯,显扬无计,辜负当时属望殷。披图久,正昏灯欲灭,此最伤神。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一位儿子对已故父亲的深情追忆,字字血泪,充满愧疚与思念。

上片写时间流逝带来的痛苦。开头说父亲离世已六十多年,但作者至今仍每天以泪洗面,捶地痛哭。年复一年抱着遗憾,向苍天哭诉。手里虽还留着父亲的梳子、扇子等遗物,却再也见不到他的音容笑貌,除非死后在九泉之下重逢。每逢春秋祭日,悲伤更甚,泪水浸湿手帕。

下片转向自责。作者说看到画中场景更觉心酸,痛感自己是个不孝子。即使以死相报,也难抵父亲恩情;苟活于世,只更显自己无能。如今穷困潦倒,没能实现父亲当年的期望,辜负了他的厚望。最后描写深夜独自对着画像发呆,直到油灯将灭的时刻,这种愧疚感最令人心碎。

全词用日常物品(梳扇)、具体场景(秋霜春露、昏灯)和身体动作(掩泣、沾巾)来表达抽象情感,语言直白却感染力强。通过时间跨度(六十年)与瞬间细节(灯将灭)的对比,展现思念之绵长与痛苦之深刻,道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永恒遗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