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日傍晚景象,同时暗含了诗人对生命态度的思考。
前两句写景:夕阳下,野外的池塘水波轻轻荡漾,微风轻拂,云朵悠闲地飘着,青草微微倾斜。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恬淡自然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慵懒与惬意。
后两句转入思考:诗人用鸭子抖擞羽毛的动作作比喻,提出一个有趣的疑问——我们是否也能像鸭子那样,通过抖擞精神来展现自己的"春色",而不必非要依赖像花朵这样外在的美丽?这里"春色"暗指生命的活力与精彩。
整首诗的妙处在于:
1. 用简单常见的景物(池塘、夕阳、云、草)勾勒出令人放松的画面
2. 通过鸭子抖羽毛这个生动细节,引发对生命态度的思考
3. 表达了一个深刻道理:真正的生命力来自内在的活力,而不在于表面的光鲜
诗人似乎在告诉我们:与其像花朵那样被动地等待被人欣赏,不如像鸭子抖擞羽毛那样,主动展现自己的生命活力。这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李之仪
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