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诸同人登敬亭山口号

秋风吹老黄菊颜,秋晴携登敬亭山。
秋霜冒枫叶尽赤,秋霞红点青天斑。
野酌参差坐无次,醉眼摩挲认碑字。
李白夜郎初放归,已向青山卜葬地。
一棹江南汗漫游,谢朓楼边独徙倚。
左持汪伦酒,右把诸葛笔。
往来长啸无人知,洒墨淋漓上苔壁。
我生后李千余年,孤云野鹤相周旋。
海内知己复英俊,挥毫尽夺云锦鲜。
人生适意古难得,我欲散发呼青莲。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在秋天登敬亭山的场景,充满了豪迈洒脱的情怀和对古人的追思。

开头四句用"秋风""秋晴""秋霜""秋霞"四个秋景连写,勾勒出色彩浓烈的秋日山景:秋风吹黄了菊花,晴朗的天气里大家结伴登山,经霜的枫叶红得像火,晚霞把青天染出斑驳红晕。

中间部分写朋友们不拘礼节地野餐喝酒,醉眼朦胧地辨认石碑上的字。这时诗人想起了李白:当年李白从夜郎流放归来,就在这青山选好了墓地;他泛舟江南漫游时,也曾独自在谢朓楼边徘徊。诗人想象自己一手拿着汪伦送的美酒,一手握着诸葛亮的毛笔,在无人的山间长啸,把淋漓的墨迹挥洒在长满青苔的石壁上。

最后诗人感慨:我比李白晚生千余年,却像他一样与孤云野鹤为伴。如今身边都是才华横溢的知己好友,大家写下的诗篇比云霞织就的锦缎还要绚丽。人生难得如此快意,我真想披散头发,呼唤李白来共饮。

全诗最动人的是三种情感的融合:对秋山美景的沉醉,与知己同游的畅快,以及对李白潇洒风骨的追慕。诗人通过饮酒、题壁、长啸这些典型意象,把一次秋游写出了穿越古今的豪情,展现了文人雅士特有的精神世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