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四日圭盦复招同人由天宁寺至北河泊观荷仍集苇湾柳叟醉堕水再用前韵调之
侍御兴不浅,老理庾公屐。
水仙亦亲人,沐浴振芗泽。
秋色扑画窗,杯浸太行碧。
俯视万花笑,轻尘净绮陌。
茅屋倒清尊,列坐忘主客。
我醒已若狂,杯来不避席。
啜醨餔其糟,宁辨昔酒昔。
失足堕水中,患乃生肘腋。
恨非新丰市,一笑竟千夕。
水仙亦亲人,沐浴振芗泽。
秋色扑画窗,杯浸太行碧。
俯视万花笑,轻尘净绮陌。
茅屋倒清尊,列坐忘主客。
我醒已若狂,杯来不避席。
啜醨餔其糟,宁辨昔酒昔。
失足堕水中,患乃生肘腋。
恨非新丰市,一笑竟千夕。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朋友在七月四日这天,从寺庙出发去荷塘赏荷、饮酒作乐的欢乐场景,最后以一位老人醉酒落水的滑稽插曲收尾,充满生活情趣。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出游赏景(前8句):用"庾公屐"的典故说明大家像古人一样有雅兴,把荷花比作亲近人的"水仙",描写秋色透过雕花窗户、酒杯倒映着太行山青翠的景色。从高处看荷花,连尘土飞扬的小路都变得洁净。
2. 纵情饮酒(中间6句):在茅草屋里主客不分地痛快喝酒。诗人说自己虽然清醒却已像醉了般狂放,来者不拒地喝酒。不管是淡酒(醨)还是酒糟都照单全收,根本分不清是什么年代的酒。
3. 醉酒趣事(最后4句):最精彩的是有位柳姓老人喝醉后失足落水,可惜这事不是发生在以美酒闻名的新丰市,否则这个笑话够大家笑上千百个夜晚。
诗歌亮点:
- 用"万花笑"把荷花拟人化,与后文"一笑竟千夕"形成呼应
- "杯浸太行碧"用酒杯倒映山色,展现诗人独特的观察角度
- 结尾的落水事件写得幽默风趣,让雅致的聚会顿时充满烟火气
- 全诗在文人雅趣中穿插着"茅屋喝酒""醉酒落水"这些接地气的场景,雅俗共赏
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雅致不在于场所是否高档,而在于能否在平凡生活中发现诗意,连醉酒出糗都能成为值得记录的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