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 北园

使君美且仁,遍地种桃李。
岂独放春花,行看食秋子。

现代解析

这首诗赞美了一位品德高尚、爱民如子的官员("使君")。他用遍地桃李比喻官员广施仁政——春天能赏花(短期可见的政绩),秋天还能收获果实(长远的惠民效果)。短短四句用种果树作比,既通俗又巧妙:前两句直夸官员"美且仁",后两句通过桃李"春花秋实"的自然规律,暗指好政策会带来持续效益。全诗没有堆砌典故,就像用大白话讲道理,但把官员比成果农的构思特别接地气,让人一看就懂:真正的好官就像种果树,既要眼前开花(办实事),更要结果子(有长效)。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