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登望海楼五绝 其五

白酒倾浆脍斫红,昼游未厌月明中。
楼高只办听歌鼓,不见游人转似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热闹又略带落寞的夜宴图景。

前两句"白酒倾浆脍斫红,昼游未厌月明中"写宴饮之乐:人们倒着美酒,吃着切好的红色生鱼片,白天游玩还没尽兴,又继续在月光下欢聚。这里用"倾浆"形容倒酒的动作,"脍斫红"指切生鱼片的场景,画面感很强。

后两句"楼高只办听歌鼓,不见游人转似蓬"笔锋一转:站在高楼上只能听见歌舞鼓乐声,却看不见游人的身影,感觉自己像随风飘转的蓬草一样孤独。这里用"转似蓬"的比喻,生动表现了诗人身处热闹却感到疏离的心境。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楼下的欢宴与楼上的孤寂形成鲜明对照。表面上写的是宴会场景,实则表达了诗人"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微妙感受——虽然身处繁华之中,内心却感到漂泊无依。这种热闹中的孤独,比纯粹的寂寞更耐人寻味。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