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同胡子远携三子以重阳能插菊花无分韵

去年万里客,仰看秋云孤。
今年返南亩,颇复怀西湖。
今日果何日,淑气天四隅。
凭高送无目,风景未觉殊。
试问先生菊,何如朝士萸。
莫作去来想,渺渺同一区。
久客负隣里,置酒烦招呼。
起登舍畔山,山色定有无。
澹烟与晴日,醉眼相模糊。
我老腰脚顽,健倒须儿扶。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写的是重阳节时,诗人与友人胡子远带着三个孩子一起登高赏菊的闲适生活,同时透露出对人生漂泊的感慨。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

1. 漂泊与归乡的对比 开头四句用"去年"和"今年"作对比:去年还在万里之外漂泊,孤独地看着秋云;今年回到家乡种田,却依然怀念西湖。这里写出了游子思乡又念旧的双重情感。

2. 重阳登高的闲适 中间部分描写重阳节登高的场景。诗人说今天天气特别好,虽然登高望远,但风景和平时差不多。他幽默地问:菊花和官员戴的茱萸哪个更好?其实是在说平凡生活也很美好。接着劝大家不要纠结来去,因为天地本是一体。

3. 老来生活的真实写照 最后几句写得特别生动:诗人说自己久居在外,对邻居有愧,就设酒招待大家。登上屋旁的小山,山色若有若无。在轻烟和阳光中,醉眼朦胧看不真切。最后两句最有趣:虽然老了腿脚不灵便,但喝醉了倒下时还得靠儿子扶,透露出温馨的家庭生活。

整首诗用平实的语言,把重阳登高这件小事写得充满生活气息。没有刻意说愁,却在平淡中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满足,以及岁月流逝的坦然。特别是最后儿子扶父亲这个细节,让整首诗显得特别真实亲切。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