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鱼书所钥户

高却垣墙钥却门,监丞从此罢垂纶。
池中鱼鳖应相贺,从此方知有主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官员决定不再钓鱼的故事,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权力者收手,小民得自由"的主题。

前两句"高却垣墙钥却门,监丞从此罢垂纶"是说:加高了围墙、锁上了大门,这位监丞(管理官员)从此不再垂钓。这里的"垂纶"就是钓鱼的意思。通过这两个动作,诗人刻画出一个决心收手的形象。

后两句特别有趣:"池中鱼鳖应相贺,从此方知有主人"。诗人用拟人手法,想象池塘里的鱼鳖(鱼和甲鱼)听说官员不钓鱼了,肯定会互相庆贺。它们这才意识到,原来池塘是有主人的——之前官员天天来钓鱼,鱼群都习惯被捕捉了,现在突然自由了,反而意识到之前是被统治的状态。

全诗妙在三点: 1. 用"鱼鳖相贺"这个生动画面,让读者感受到弱势群体的真实处境 2. "方知有主人"这个反转,讽刺了权力存在的荒谬性——当压迫消失时,人们才意识到曾经被压迫 3. 语言轻松幽默,但揭示的是严肃的社会问题,这种举重若轻的手法很有魅力

就像现代人突然发现某项规定取消了,才意识到原来一直被管束着。诗人用钓鱼这件小事,写出了权力与自由的永恒命题。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