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质松溪小像

为听松风直过溪,长琴分与小童携。
白云不隔天台路,千树桃花一鸟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自在的山水人物画,核心是表达隐逸生活的惬意与超脱。

前两句写人物动态:主人公刘文质为了聆听松林间的风声,直接穿过小溪,连随身的长琴都交给小童拿着。这里用"直过溪"的干脆动作,表现出一种随性自然的生活态度,连乐器都不愿自己携带,更显得洒脱不羁。

后两句转向环境描写:洁白的云朵不会阻隔通往天台山(传说中仙境)的路,眼前是千万树盛开的桃花,只听见一只鸟儿的啼鸣。这里用"白云"象征纯净,"千树桃花"展现绚烂生机,而"一鸟啼"的留白手法,反而让整个画面更显空灵幽静,营造出世外桃源般的意境。

全诗通过"听松风""携琴""桃花""鸟啼"这些典型意象,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生动呈现。最妙的是最后"一鸟啼"的设计——不是百鸟争鸣的热闹,而是独鸟轻啼的静谧,恰恰反衬出山林的深邃宁静,让人读后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的悠然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