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许国公生辰》表达了作者对于“俭”这一美德的推崇,以及对人类欲望无限性的思考。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这首诗的精髓:
1. 王下的恶与僭越的对比:
- 诗中说“王下之恶,不如一僭”。这里的意思是说,即使是天下的恶行,也无法与僭越相比。这里的“僭”指的是超越本分,超过了应有的限度。作者认为,与过度的行为相比,适度的行为更为可贵。
2. 天下之善与俭朴的关系:
- “天下之善,不如一俭”。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天下所有的善行加起来,也没有俭朴重要。俭朴不仅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智慧,能防止欲望过度膨胀,保持内心的平和。
3. 物质的不足与内心的满足:
- “物有不足,于我何欠”。这里的“物”指的是物质上的东西,“何欠”指的是缺少什么。这句话的意思是,当物质上有所不足时,只要内心满足,就不会感到缺少什么。这强调了精神满足的重要性,即使物质条件不够丰富,只要有内心的安宁,也能过得快乐。
4. 人欲的无尽与节俭的必要:
- “人欲无穷,俭乃防检”。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节俭能够防止这种欲望无限制地增长。节俭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对无尽欲望的控制方式。
总的来说,这首诗传达了一种生活的哲学观:节俭是一种美德,它可以防止无尽的欲望,帮助人们找到内心的满足和平静。在物质追求和精神满足之间找到了平衡,可以让我们更加从容和快乐地生活。
彭龟年
(1142—1206)临江军清江人,字子寿,号止堂。尝从朱熹、张栻游。孝宗乾道五年进士。授宜春尉。累除秘书郎兼嘉王府直讲。宁宗时拜吏部侍郎兼侍读,议论忠直,操行坚正。指斥韩侂胄,庆元二年被追官、勒停。嘉泰三年起知赣州,以疾辞,除集英殿修撰、提举冲佑观。开熙二年,守宝谟阁待制致仕。卒谥忠肃。有《止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