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孤独寂寞的心情。
首联"远怜方比部,经岁断来书"直接点明主题:作者牵挂远方的朋友(方比部),已经整整一年没有收到对方的书信了。这里的"怜"不是可怜,而是疼惜、挂念的意思。
颔联"何日垂嘉树,青青拂敝庐"用生动的意象表达期盼:什么时候才能等到朋友归来?就像等待一棵美好的树木,让它的青翠枝叶轻拂我这简陋的房屋。这里把友人比作给人荫庇的树木。
颈联"累憎鸿雁响,三见柳条疏"通过两个细节写时光流逝:已经三次听到大雁南飞的叫声(表示三年过去),也三次看到柳条由茂密变得稀疏。这里"憎"字用得巧妙,不是真的讨厌大雁,而是讨厌它们提醒自己又过去了一年。
尾联"幽独疲孤梦,松斋月正虚"描写当下处境:在幽静孤独中,连做梦都觉得疲惫,松树环绕的书斋里,月光显得那么空虚。"虚"字既写月光朦胧,也暗示内心的空虚。
全诗以思念为主线,通过"断来书-盼归来-数春秋-诉孤寂"的情感脉络,把对友人的思念写得真挚动人。诗中"嘉树""鸿雁""柳条""松斋"等意象清新自然,既有时间流逝的暗示,又营造出幽静孤独的意境,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作者的心情。
郑善夫
(1485—1523)福建闽县人,字继之,号少谷。弘治十八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榷税浒墅。愤嬖幸用事,弃官归。正德中,起礼部主事,进员外郎。谏南巡,受廷杖,力请归。嘉靖初,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途中病死。工画善诗。有《少谷集》、《经世要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