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光如洗,高台夜转寒。
江流铺雪去,松壁影龙蟠。
玉兔栖难稳,苍猿泪欲乾。
楚天多雾雨,坐对判更阑。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望月的场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传递出孤寂清冷的情绪。

前两句写月光和寒意:秋天的月光像被洗过一样清澈透亮,高台上夜色渐深,寒气越来越重。"夜转寒"三个字巧妙写出了时间推移带来的温度变化。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比喻勾勒画面:江水像铺了一层白雪般流淌,松树的影子在石壁上像盘绕的龙。月宫里的玉兔(代指月亮)似乎也坐立不安,山中的老猿叫声凄切仿佛眼泪都要流干了。这里"雪""龙""玉兔""苍猿"都是诗人眼中的自然幻象,让夜景充满灵动感。

最后两句点出心境:楚地(今湖北湖南一带)多阴雨天气,诗人独自对着这样的夜景,不知不觉就坐到了深夜。"判更阑"的"判"字用得精妙,暗示时间的流逝是在沉思中悄然发生的。

全诗就像用月光当滤镜拍摄的夜景:江水泛白、松影游动、猿声呜咽,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空灵寂寥的意境。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寒""泪""独坐"等细节,让读者能感受到他内心淡淡的忧伤。最妙的是把常见的月夜景象写出神话感,松影能化龙,月光会惊兔,平凡夜景顿时有了童话色彩。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