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林尉山父巢仙亭二首 其一

半篙渌涨狎鸥边,万点青尖拄笏前。水色山容斗清好,吴中关市有巢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清新画卷,用简单生动的语言传递出闲适自在的生活情趣。

前两句"半篙渌涨狎鸥边,万点青尖拄笏前"像两个电影镜头:第一个镜头是船夫撑着半篙深的碧绿河水,水面上鸥鸟嬉戏;第二个镜头是远处无数青翠的山峰,像官员上朝时手持的笏板一样耸立眼前。这两个画面一动一静,通过"狎鸥"(与鸥鸟玩耍)和"拄笏"(山峰如笏板)的巧妙比喻,把自然景物写得活灵活现。

后两句"水色山容斗清好,吴中关市有巢仙"点明主旨:这里山水争相比美,在繁华的吴地闹市中,竟藏着像巢父这样的隐士居所。诗人用"斗清好"形容山水争艳,用"巢仙"暗喻隐士生活,在赞美风景之余,更表达了对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生活向往。

全诗妙在把寻常山水写出新意:撑船的竹篙成了测量水深的标尺,山峰化作官员的笏板,山水在比赛谁更清秀,而市井中居然藏着仙人居所。这种充满想象力的写法,让平凡景物焕发诗意,也透露出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心境。

孙觌

孙觌dí(1081~1169)字仲益,号鸿庆居士,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孝宗乾道五年卒,年八十九(《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孙觌为人依违无操,早年附汪伯彦、黄潜善,诋李纲,后复阿谀万俟卨,谤毁岳飞,《宋史》无传。孙觌善属文,尤长四六。著有《鸿庆居士集》、《内简尺犊》传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