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楼

百尺危楼枕水滨,风烟入眼乱纷纷。
趁虚渔唱来成市,入垄田歌去作群。
阁雨云深山着帽,驾潮风急浪翻云。
寄言残夜明楼月,莫负胡床老使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建在水边的高楼,以及从楼上看到的生动景象。全诗通过四个层次展开:

第一句"百尺危楼枕水滨"用夸张手法,说这座高楼像枕头一样"枕"在水边,既写出楼的高耸,又表现它与水的亲密关系。

中间四句是动态的画面:"风烟入眼"写雾气缭绕的朦胧美;"渔唱来成市"写渔民们唱着歌来赶早市的热闹;"田歌去作群"写农民们结伴去田间劳作的场景;"云深山着帽"用拟人手法,说云雾像给山戴了帽子;"风急浪翻云"则描绘风浪交加的壮观景象。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他对着残夜的明月说,不要辜负我这位"老使君"(可能是自称)搬着胡床(一种坐具)来赏月的雅兴。这里既流露出对美景的留恋,也暗含岁月流逝的淡淡忧愁。

全诗就像一组电影镜头:从高楼全景,到市井生活,再到风云变幻的自然景观,最后定格在月下独坐的老人。通过这些画面,我们既能感受到市井生活的烟火气,又能体会到大自然的壮美,最终领悟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的珍惜。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