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同旷伯逵周叔用徐仲孺登秋屏阁是日闻淮郡有警风沙黯然赋呈万德躬孙伯虞诸君子

古刹萧条隐石根,荒城高下带沙墩。
断云南雁日初出,旷野北风天正昏。
羽檄屡传淮甸急,龙艘犹滞海门屯。
湖山不尽登临兴,回首乡园独怆魂。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和朋友们登上秋屏阁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眼前景色的描写,又融入了对时局的忧虑和思乡之情。

前四句写景:古老的寺庙藏在山石间,显得冷清寂寥;荒废的城墙高低起伏,连接着沙土堆积的土墩。南飞的大雁穿过断断续续的云层,太阳刚刚升起;空旷的原野上北风呼啸,天色昏暗。这些景象共同营造出一种荒凉、萧瑟的氛围。

后四句抒情:紧急军报不断传来,淮河流域战事紧张;朝廷的战船还滞留在海口,未能及时应对。虽然湖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但回头想到家乡,不禁感到悲伤。这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的担忧和对家乡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自然美景与时局动荡、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既有对景物的生动刻画,又流露出深沉的忧国思乡之情,展现了古代文人在乱世中的复杂心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