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山绝顶

荒林耸碧岑,久坐静禅心。
不雨苔常湿,无云洞自阴。
僧閒祇树冷,鸟语落花深。
高阳有伭度,支遁足相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禅院的宁静画面,传递出超脱尘世的意境。

开头"荒林耸碧岑"用简练的笔触勾勒出山林的苍翠幽深,为全诗定下静谧基调。诗人久坐山中,禅心渐静,这种静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与自然交融后的自然状态。

中间四句通过细腻观察展现山寺特色:没下雨苔藓也湿润,无云时山洞依然阴凉,点出山间特有的潮湿环境。僧人闲适的身影与冷清的菩提树相映成趣,鸟鸣声中花瓣缓缓飘落,这些动态细节反衬出环境的幽静。

结尾提到高阳山和支遁(东晋高僧),暗示这里不仅是自然胜地,更是修行宝地。诗人用"足相寻"表达对此地的向往,透露出对隐逸生活的憧憬。

全诗妙在看似写景,实则写心。通过苔藓、山洞、僧侣、飞鸟等寻常景物,传递出物我两忘的禅意,让读者感受到远离喧嚣的宁静之美。诗中动静相宜的描写手法,使画面既空灵又不失生气。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