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野桂的生动画面,语言简洁却充满意境美。
诗人用"步出西门外"开篇,像镜头一样带着读者走出城门,眼前突然出现"团团桂树稠"——茂密的桂树像一个个绿色绒球簇拥在一起。这里用"团团"形容树冠的饱满,"稠"字则让人仿佛闻到空气中浓郁的桂花香。
后两句笔锋一转:"林穷芗不断"写树林尽头香气依然绵延不绝,而秋风把这香气"吹入雉城秋",让整座城池都浸在桂花香里。最妙的是"雉城"这个意象,既指有城墙的城池,又暗合"雉"(野鸡)的野趣,让规整的城池也染上野桂的自然气息。
全诗短短20字,却完成了从视觉(稠密的桂树)到嗅觉(不断的香气)的感官转换,最后用秋风作纽带,把城外野趣和城内生活串联起来,让读者在脑海中能闻到那穿越城墙的桂花香,感受到秋天独有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