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挽联用热血沸腾的语言,歌颂了一位为革命献身的英雄赵声。全篇分上下两联,每联都用排比递进的手法层层推进情感。
上联写英雄的牺牲精神:前两句用"无数权利"对应"无数头颅",强调革命者为争取民众权利付出的惨烈代价;"功不必自我成"展现革命者不求个人功名的胸怀;"粉骨糜躯"这个夸张的比喻,把血肉之躯比作可以碾碎的粉末,突出牺牲的壮烈;最后"以诏来者"点明这种牺牲是为了唤醒后人。
下联写英雄的历史地位:用"第一江山"和"第一豪杰"的反复强调,突显英雄与祖国山河同等重要的地位;"国庶乎有与立"意思是国家正因为有这样的英雄才得以屹立;结尾"蟠天际地"用横贯天地的形象,比喻英雄精神充塞宇宙,"胥拜公灵"则表达后人都会敬仰他的英灵。
全篇最动人的是那种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英雄明知可能看不到胜利,仍愿做铺路石;最震撼的是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存亡紧密相连的格局。语言上善用数字对比("无数"对"无数")、空间意象("江山""天地"),既有慷慨悲歌,又有气吞山河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