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安澜园杂咏 其一 (丙辰)

修竹影风沦,清意每相媚。
秋径有人来,飒然破空翠(御题水竹延清)。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雅致的园林小景,用简单自然的语言传递出清新脱俗的意境。

前两句"修竹影风沦,清意每相媚"写的是竹林在风中摇曳的景象。"修竹"指挺拔的竹子,"影风沦"生动地表现出竹影在风中荡漾的样子。"清意"和"相媚"这两个词用得巧妙,既写出了竹林的清爽气质,又赋予它拟人化的柔美姿态,仿佛竹林也在欣赏自己的美。

后两句"秋径有人来,飒然破空翠"突然引入人的活动,让静态的画面活了起来。"飒然"形容脚步声轻快,与"破空翠"搭配,既写出脚步声打破宁静的突然感,又暗含来人的脚步声与翠竹相映成趣的意味。一个"破"字用得极妙,既表现声音穿透竹林,又暗示来人的出现打破了原有的静谧。

全诗短短二十字,却包含了视觉(竹影)、听觉(风声、脚步声)、触觉(秋风)的多重感受。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让读者自然感受到园林的清幽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特别是最后来人出现的转折,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生气,让人读来余味无穷。

阮元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先后任礼部、兵部、户部、工部侍郎,山东、浙江学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湖广总督、两广总督、云贵总督等职。历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体仁阁大学士,太傅,谥号文达。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