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泰山无字碑,实则借古讽今,批判统治者劳民伤财的恶果。
前两句描绘泰山景象:无字碑巨石是从险峻的十八盘运来的,山上到处是皇帝修建的行宫和栈道。这里用"满千山"三个字,暗示工程规模之大,耗费人力之多。
后两句笔锋一转,点明主旨:如果不是秦始皇、汉武帝这些皇帝为了封禅大典(古代帝王祭天仪式)耗尽民力,弄得百姓活不下去,汉高祖刘邦又怎么会有机会造反成功、攻入关中呢?诗人用"何缘"(哪有机会)这个反问,犀利地指出:统治者的奢靡浪费最终会自食恶果。
全诗最妙的是把泰山景物和历史教训结合起来,用"无字碑"这个沉默的见证者,提醒后人:那些劳民伤财的工程,最终只会留下骂名。就像现代人看到某些"形象工程",也会自然联想到背后的浪费和腐败一样,这首诗穿越千年依然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