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小诗描绘了腊月里一个清冷而诗意的夜晚场景,读来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前两句"端月上元将近,高烧银烛传卮"说的是临近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人们点起明亮的蜡烛,互相传递酒杯。这里"高烧银烛"四个字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见烛光在冬夜里跳动的样子,而"传卮"(传递酒杯)则暗示着朋友相聚的温馨。
后两句笔锋一转,写酒醒后的景象:"酒醒满庭明月,雪残寒勒梅枝"。热闹过后,庭院里只剩下皎洁的月光,积雪将化未化,寒气仿佛勒紧了梅枝。这里的"勒"字用得极妙,把无形的寒冷写得像绳子一样有形,让人能感受到梅枝在严寒中紧绷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前两句的热闹与后两句的冷清,蜡烛的暖光与月光的清辉,酒宴的欢腾与酒醒的静谧——营造出一种淡淡的怅惘。最妙的是最后那个寒风中挺立的梅枝,既点明了时节,又暗含坚韧的品格,给全诗留下一个富有张力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