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词看似简单直白,但蕴含着深刻的禅宗智慧。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人人平等
开头用"眼睛"作比喻很巧妙——你有两只眼,我也有两只眼,说明在佛性面前人人平等。禅师在破除"成佛作祖"的迷信,暗示修行不需要盲目崇拜权威。
2. 自我欺骗的警示
"你若瞒,还自瞒"像一记当头棒喝。指出修行路上最大的障碍就是自欺欺人——假装虔诚、故作高深都是骗自己。这种"瞒"就像蒙着眼睛说看见光明,终究是徒劳。
3. 因果自担的真理
后四句打破了对"救赎"的幻想。成佛还是做牲口都是自己的选择,连老和尚也帮不上忙。这揭示了禅宗核心:每个人的修行成果,终究要自己负责。就像现在说的"你的人生你做主"。
全诗用日常对话般的语言,把深刻的修行道理讲得明明白白。最打动人的是那种直指人心的力量——没有绕弯子的大道理,就像一位智慧长者当面点醒你:别装模作样,别指望别人,老老实实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种直白中的深刻,正是禅诗的独特魅力。
释昙玩
释昙玩(?~一一五四),俗姓黄,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妙龄披削,遍参丛席。徽宗宣和二年(一一二○)改僧为德士,入头陁岩食松自处。后随圆悟住京师天宁寺。顿悟,凡有所问,皆对曰“莫理会”,故流辈皆以“莫理会”称之。因皇叔齐安郡王之请,开法于平江府西山明因寺。次迁宝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谢事,居四明雪窦。二十四年圆寂。为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