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悠闲自得的隐士形象,充满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忙碌的淡然。
前两句用对比手法,一边是"夫子"(指王舜华)悠然高卧,一边是世人忙忙碌碌却徒劳无功。这里暗含了对世俗功名的否定,赞美了超脱的生活态度。
中间四句具体描写隐士的生活:他博览群书却过目不忘,暗示其学识渊博;居住的环境有春水流淌的山涧,鲜花盛开的孤村,展现出一幅远离尘嚣的田园画卷。这些景物描写烘托出隐士高洁的品格。
最后两句用"红日到山房"这个生动的画面,既点明了时间已近中午,又暗示隐士睡到自然醒的闲适。阳光照进山房的温暖意象,让整首诗在宁静中透着一丝温馨。
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闲适隐居生活的赞美。诗中那个睡到日上三竿的隐士形象,实际上寄托了诗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对功名利禄的淡泊。这种生活态度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