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用幽默直白的语言,描绘了一个看似憨厚实则狡猾的禅僧形象,暗含对装模作样之人的讽刺。
开头"者汉初无罪过"像是替人开脱,但紧接着用"头匾眼大"(脑袋扁、眼睛鼓)的滑稽外貌描写,暗示这人表面老实实则暗藏心机。"肚里醒醒"说他心里门儿清,但"开口便话堕"(一说话就露馅)揭露了他故作高深却漏洞百出的本质。
最妙的是结尾的比喻:这人装模作样地"出世为人"(扮演得道高僧),就像老虎看守水磨——老虎本该凶猛,却假装对枯燥的水磨感兴趣,既违和又可笑。通过这种夸张对比,诗人戳破了那些伪装修行之人的虚伪面目。
全诗像一幅漫画,用"头匾眼大""大虫看水磨"等鲜活比喻,让读者在会心一笑中领悟:真正的修行不在表面功夫,装腔作势反而会暴露愚蠢。这种用生活化语言传达深刻禅理的手法,正是禅诗的魅力所在。
释昙华
释昙华(一一○三~一一六三),号应庵,俗姓江,蕲州黄梅(今属湖北)人。年十七于东禅寺去发。首依随州水南遂禅师。历谒湖南北、江东西诸老宿。至云居,礼圆悟禅师。入蜀,往见彰教绍隆,侍隆移虎丘。辞游诸方,初分座于处州连云寺,继住处州妙严寺。孝宗隆兴改元卒,年六十一。为南岳下十六世,虎丘绍隆禅师法嗣。有宋守铨等编《应庵昙华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宋李浩撰《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九、《五灯会元》卷二○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