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钱仲驭先生南园杂咏十首(录二首) 其一

隔溪数篱屋,深绿远檐收。
晓色披残露,孤光缀蚤秋。
涧南何处岫,林月几重楼。
霞里时回望,寒妍任去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悠远的田园秋景图,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美感。

前两句勾勒远景:小溪对岸有几间篱笆环绕的农舍,深绿色的树荫一直延伸到屋檐下。这里用"收"字巧妙表现出绿荫与屋檐自然衔接的视觉效果,就像一幅水墨画的晕染。

中间四句捕捉晨光中的细节:晨光穿透未散的露水,初秋的晨光像珍珠般点缀着清晨。"孤光"与"蚤秋"的搭配既点明季节,又营造出清冷静谧的氛围。诗人望向山涧南侧,在晨雾中辨认远山轮廓,又注意到林间若隐若现的多层楼阁,这种虚实相间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云雾缭绕的山水画中。

最后两句突然拉远视角:当朝霞升起时回望,所有景物都笼罩在朦胧光影中,无论清冷的还是明艳的景致,都自然和谐地共存。这里的"寒妍任去留"既是对景物的客观描述,也暗含诗人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摄的延时摄影:从黎明到日出,光影在溪流、屋檐、山峦间流动变幻,最终定格成包容万物的霞光画卷。诗人没有直接抒情,但通过对光影、色彩的精准捕捉,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份远离尘嚣的闲适与豁达。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