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春日(此组诗又载吴幅员《台湾诗钞》。) 其一
正月播嘉种,初苗铺幂历。
分秧二月间,水深泥滑汩。
三月蓐田草,妻儿共筋力。
野人岂知书,莫辨阴阳历。
计日不自閒,荷锄欣有适。
新茶又出市,入郭探时值。
寄声谢邻老,社酒不遑吃。
分秧二月间,水深泥滑汩。
三月蓐田草,妻儿共筋力。
野人岂知书,莫辨阴阳历。
计日不自閒,荷锄欣有适。
新茶又出市,入郭探时值。
寄声谢邻老,社酒不遑吃。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春天忙碌耕作的真实场景,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开头四句像放电影一样,带我们看农民从正月播种到三月除草的全过程:正月播下好种子,嫩苗像绿色地毯般铺开;二月弓着腰在泥水里插秧;三月全家老小一起跪在田里拔草。这些细节让人仿佛闻到泥土味,看到农民沾满泥巴的裤腿。
中间四句特别打动人:农民不识字,连日历都看不懂,却懂得跟着太阳月亮干活。他们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但扛着锄头时反而觉得踏实。这种对土地的热爱,比书本知识更纯粹。
最后四句突然转到生活小剧场:新茶上市了,农民抽空进城打听价钱,还要隔着田埂对邻居喊"今年春社的酒席我赶不上了"。这种带着茶香和歉意的日常对话,让整首诗顿时活了起来。
全诗就像用锄头在土地上刻出来的画,没有华丽词藻,却让我们看见:真正的春天不在诗人笔下,而在农民沾满泥浆的手掌纹路里。最动人的是那份"不识字却懂四季"的智慧,和"再忙也觉得充实"的满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