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兴国寺

沔口孤城夕照中,偶披榛草问禅宫。
客来树下看驼迹,鸟去阶前避马通。
趺石尚存新记改,经厨已破旧房空。
当年大别铭方丈,此地人传苏长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游览兴国寺时的所见所感,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古寺的沧桑变迁。

开篇"沔口孤城夕照中"用夕阳下的孤城营造出苍凉的氛围,暗示寺庙所在之地的荒僻。"偶披榛草问禅宫"写作者拨开杂草寻访古寺,一个"偶"字透露出随性探访的意味。

中间四句用细节描写古寺现状:游客在树下寻找骆驼足迹(暗示昔日香火鼎盛),鸟儿躲避马粪(反映寺院荒废);石碑上的新刻覆盖了旧文,厨房破败房屋空空。这些对比强烈的画面生动展现了古寺从兴盛到衰败的过程。

结尾提到"大别铭"和苏轼的传说,为古寺增添历史厚重感。苏轼(苏长公)曾在此留下题刻的典故,暗示虽然物是人非,但文化记忆仍在民间流传。

全诗通过寻访古寺的所见所闻,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作者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骆驼迹、马粪、石碑等具体物象,让读者自己感受时光流逝的痕迹,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反而更打动人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