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海虞邵氏草花图

《竹杖》歌断楚云殷,拾取江蘅杜若还。却笑当年黄子久,只将痴笔写虞山。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漫步山水、采摘花草的闲适场景,同时调侃了历史上一位痴迷画山的画家,展现了作者洒脱的生活态度。

前两句写实景:诗人拄着竹杖高歌,歌声穿破楚地红霞,在江边采摘香草(江蘅、杜若)带回家。这里用"歌断楚云殷"的夸张手法,表现纵情山水的畅快,采摘香草则暗示文人雅趣。

后两句突然转折:嘲笑元代大画家黄公望(号子久)当年太执着,只知道用痴迷的画笔反复描绘虞山风景。这里的"痴笔"既指黄公望画风的浑厚,也暗指他专注到近乎痴迷的状态。作者通过对比自己随性采草的闲适,调侃艺术家对某件事物过分执着的状态。

全诗妙在两种生活态度的碰撞:一边是即兴游玩、即兴创作的洒脱,另一边是专注一事、精益求精的执着。作者没有贬低黄公望的意思,而是用"却笑"这种轻松口吻,表达不同人可以选择不同的生活趣味。最后提到的虞山(常熟地标)正好与开头"海虞"呼应,使全诗形成完整闭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