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充满喜庆气氛的诗歌,名为《贺东道》。下面我将用通俗的语言为您分析这首诗:
1. “隆暑赫炎曦”:这句话描述了夏天的炎热,高温酷热。作为诗的开头,为整首诗定下了热烈、喜庆的基调。
2. “门弧庆左垂”:这里使用了象征吉祥的门弧(门上的彩带)来预示喜庆的事情。左垂可能是指好运降临或喜庆之事从左边开始。
3. “东君来出世,西斗降临时”:这两句运用了神话或象征的手法。"东君"可能指的是太阳神或春天的神,"出世"意味着新生或新的开始。"西斗"可能是指天上的星星或某种象征,"降临"表示吉祥的时刻到来。整体上,这两句表达的是时刻的重要性,一个新的、吉祥的开始的到来。
4. “二子麒麟种,三孙鸑鷟儿”:这里描述了家族子孙的繁荣昌盛。“麒麟”和“鸑鷟”都是神话中的吉祥之兽,用来比喻优秀的子孙。这句话表达了家族中子孙众多且优秀。
5. “称觞门下士,愿祝寿期颐”:这两句描绘了庆祝的场景。“称觞”是举杯祝酒的意思,“门下士”指的是在场所有的宾客。“寿期颐”则表达了对长寿的祝愿。“期颐”是百岁之意,寓意长寿至百岁以上。
整首诗以热烈喜庆的气氛开始,描述了吉祥时刻的到来,家族子孙的繁荣,以及宾客举杯同庆的场面。它充满了对新生、吉祥、繁荣和长寿的美好祝愿。这样的诗歌不仅在当时用来庆祝,也可以看出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
常挺
常挺,字方淑,号东轩,连江县东岳铺(今凤城镇)人。生于宋开禧元年(1205年)。宋理宗嘉熙二年(1238年)进士,任正奏,历官右垣,转给事中。淳祐中(1241~1252年)官校书郎,改秘书郎。宁宗宝祐二年(1254年),迁著作郎,出知衢州。咸淳元年(1265年),召为权礼部尚书兼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进献《帝学发题》,擢吏部尚书。咸淳三年(1267年),任端明殿学士;不久,任通奉大夫,同知枢密院事,升任同知枢密事兼代参知政事,封合沙郡公。咸淳四年(1268年)乞归,拜资政殿学士,致仕。著有《诸儒性理文锦》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