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碧蘸一溪斜,髣髴逃秦处士家(小桃源)。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隐逸的山水画面,用简单却生动的语言传递出世外桃源般的意境。

前两句"门前碧蘸一溪斜"像一幅水墨画:清澈的溪水斜斜流过门前,碧绿的色彩仿佛浸染了整条溪流。"蘸"字用得特别巧妙,让人感觉绿色不是浮在表面,而是深深渗透在水中。

后两句"髣髴逃秦处士家"借用典故,说这里像极了古代隐士为躲避乱世而隐居的地方。"逃秦"暗指陶渊明笔下躲避秦朝暴政的桃花源,但诗人用"髣髴"(仿佛)二字,既点出相似,又保持若即若离的美感。

整首诗的精妙在于: 1. 用溪水的"斜"和"碧"两个特征,就勾勒出整个环境的清幽 2. "逃秦"的典故不直说,让读者自己联想桃花源的故事 3. 短短两句就完成了从眼前景到心中境的升华,把普通溪景提升到精神家园的高度

这种写法特别符合中国传统审美——不直接说多美,而是用简单意象引发无限遐想,让读者在脑海中自己补完那个理想中的隐逸世界。

石东震

石东震,眉州(今四川眉山)人。宁宗庆元间进士(清嘉庆《眉州属志》卷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