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涧寺

我身如浮萍,江湖久浪迹。
我心如定僧,溪山自耽寂。
颇闻蒲涧境,幽僻似畴昔。
劳劳尘网牵,数载靳登陟。
挈伴偶然至,踏遍苔藓碧。
古木荒烟屯,悬泉皓雪积。
诸峰淡欲无,万籁暗犹激。
孤鹤飘然来,对我如旧识。
仙草不留根,灵风回绝壁。
石纹延远绿,松阴翳微黑。
不知藤萝中,云散满山白。
徙倚神忽超,吟啸机渐息。
安得从安期,乞我万古宅。

现代解析

这首诗《蒲涧寺》描绘了一个人在喧嚣尘世中寻找内心宁静的旅程,充满了自然意象和哲理思考。

1. 漂泊与安定:
诗人开篇用“浮萍”比喻自己漂泊无定的生活,像浮萍一样随波逐流,在江湖中流浪。然而,他的内心却像一个“定僧”,在溪山之间找到了宁静和安详。这种对比突出了外在的动荡和内心的平静之间的矛盾。

2. 向往幽静:
诗人听说蒲涧寺环境幽静偏僻,一直想去看看,但被尘世的琐事牵绊,多年未能成行。这次偶然与同伴一起前往,终于踏上了这片布满青苔的土地。这里古木参天,荒烟弥漫,瀑布像白雪一样堆积,山峰若隐若现,各种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一只孤鹤飞来,仿佛与诗人是旧相识,增添了仙气。

3. 自然与超脱:
诗人描绘了蒲涧寺周围的自然景色:石头上蔓延着绿色的苔藓,松树的阴影遮蔽了微弱的光线,藤萝缠绕,云雾散去后,满山洁白。这些景象让他感到心神超脱,吟诗长啸,内心的杂念逐渐平息。他渴望像传说中的仙人安期生一样,在这片幽静的山林中找到永恒的归宿。

4. 诗歌的魅力: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完美结合。诗人通过对蒲涧寺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的意象生动形象,如“悬泉皓雪积”、“孤鹤飘然来”等,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同时,诗人对超脱尘世的渴望也引发了读者的共鸣,让人思考如何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

总结:
《蒲涧寺》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它告诉我们,即使在纷扰的尘世中,我们也可以像诗人一样,在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它鼓励我们放慢脚步,欣赏身边的风景,寻找属于自己的“万古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