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功德院小轩中对着假山时的闲适心境和超然态度。
前两句"候禽幽啭似争春,我亦贪搔不屋巾"用鸟儿的鸣叫来衬托春天的生机,同时展现诗人随性自在的状态——听到鸟鸣就忍不住摘下头巾,想要亲近自然。这里的"贪搔"生动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之情。
后两句"巀嶭烟姿在眉睫,个中还有傲秦人"将视线转向假山。假山虽小,但云雾缭绕的景致近在眼前,让诗人联想到古代隐居的高士(傲秦人)。这里的"傲秦人"暗指不慕权贵、保持气节的隐士,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坚守自我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日常小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假山虽是人造之物,却能引发诗人对隐士精神的联想,体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手法。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让读者感受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