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圃杂咏 其十七

母竹春多笋,新篁十日齐。
箨龙谁忍斸,留荫白云溪。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竹林中母竹长出新笋,新篁(即嫩竹)十天内迅速长成的景象。下面我用现代语言来分析这首诗:

首先,诗的前两句“母竹春多笋,新篁十日齐”形象地描述了春天,尤其是春末夏初的时候,竹子生长旺盛。母竹指的是已经长成的大竹子,它在春天会生出很多嫩嫩的笋子。新篁则是指这些笋子长成的新竹,它们在短短的十天里就能长得一样高,形成一片整齐的竹林。

接着,诗的第三句“箨龙谁忍斸”中的“箨龙”指的是竹子的外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竹皮。斸是一种古代的砍伐工具。这里诗人用“箨龙谁忍斸”表达了一种不忍心砍伐新竹的情感。这种情感来源于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最后一句“留荫白云溪”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新竹在夏天长成后,会为溪水提供阴凉,使溪水更加清澈。这里的“白云溪”象征着清新、宁静,也暗示了诗人对这片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竹子生长的过程,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命的敬畏。它让我们感受到春天的生机勃勃,也让我们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