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下偶成
轻波飐鸭头,小艇翔燕尾。
风沙三十程,云水一千里。
云尽晚寒轻,日长春睡美。
汀芜翘碧茅,岸树裹红蕊。
江浮清镜中,山入翠屏里。
蜀鸟已惊心,巴猿犹恻耳。
竹节数名滩,桃花验新水。
谷莺歌尚慵,樯燕舞何喜。
落日浪鎔金,残花风翦绮。
斯游兴最多,了不知行止。
风沙三十程,云水一千里。
云尽晚寒轻,日长春睡美。
汀芜翘碧茅,岸树裹红蕊。
江浮清镜中,山入翠屏里。
蜀鸟已惊心,巴猿犹恻耳。
竹节数名滩,桃花验新水。
谷莺歌尚慵,樯燕舞何喜。
落日浪鎔金,残花风翦绮。
斯游兴最多,了不知行止。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行的生动画面,充满了旅途中的自然美景和微妙感受。
开篇用"轻波飐鸭头"这样生动的比喻,把船头破浪的样子比作鸭头点水,小船像燕子尾巴一样轻快地滑行。诗人用"风沙三十程"和"云水一千里"的对比,突出了旅途的漫长与艰辛。
中间部分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沿途风景:云散后的微寒、春日让人昏昏欲睡的暖阳、岸边新绿的茅草、树上含苞待放的花朵。江水如镜,倒映着两岸青山,宛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蜀地的鸟鸣和巴峡的猿声,更增添了旅途的孤寂感。
"竹节数名滩"暗示船经过一个个险滩,"桃花验新水"则点明时值桃花汛期。莺歌燕舞本是春日常景,但诗人用"尚慵"和"何喜"的拟人手法,赋予它们人的情感。
结尾处,落日把江面染成金色,春风像剪刀般吹落残花。诗人完全沉醉在这美景中,甚至忘记了行程的终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日江行的独特魅力,也流露出诗人随遇而安的豁达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