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丞相读书台

昔贤曾习静,为客借僧堂。
听法过苔径,摊书据石床。
佛灯然雨暗,僧饭煮泉香。
虽自纡朱组,幽期岂暂忘。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居高位的官员(李丞相)在繁忙政务之余,依然向往清净禅意的生活状态。

前四句写李丞相放下身份,像普通读书人一样在寺庙借住学习。他走过长满青苔的小路去听僧人讲经,把书摊在石床上阅读——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他对朴素生活的享受。

五六句用"佛灯""僧饭"两个生活化场景,营造出寺庙特有的宁静氛围:雨天佛灯忽明忽暗,僧人用山泉水煮的斋饭飘着清香。这些描写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虽然穿着官服(纡朱组指红色官带),但他从未忘记内心对幽静生活的向往。这种"身在庙堂,心向山林"的矛盾心理,正是古代文人典型的精神写照。

全诗妙在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听经、读书、灯影、饭香),把抽象的精神追求写得真实可感。我们现代人虽然不穿官服,但同样常陷在"工作压力"和"内心宁静"的拉扯中,这种古今相通的情感正是这首诗的动人之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