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宾之病暑(时闰六月)

夏暑亦常事,江南未宜歇。
维此曰朔方,气候无差别。
洞庭碧汪洋,太行青巀嵲。
遥思蛟室空,岂畏羊肠折。
对食七或丧,解衣带翻结。
颇闻上古时,处野复居穴。
宫室始湫隘,文字非漫灭。
虽云蔽风雨,重我此炎热。
连朝常厩焚,未夜忽庭爇。
豳风咏凿冰,月令纪乘驖。
彼日故迟来,斯言自高揭。
四序功成退,三王世兴迭。
祝神司夏令,一月真滥设。
将行衣未装,既醉醨还醊。
发狂果大叫,排闷得深悦。
贫者衣裳单,所虑穷冬节。
露胫与蹁跹,赤脚宁蹉跌。
暑气任蒸人,吾生况江浙。

现代解析

这是一首描述酷暑天气和人们应对酷暑的生活状态的诗歌。作者通过对不同地域气候、历史背景以及人们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炎热天气下的真实情感和反应。

首句到四句,作者说虽然江南地区的夏天很热,但这种情况在北方更为普遍,而且北方的气候与南方并无太大差别。这里表达了作者对酷暑天气的普遍性和无差别性的认识。

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作者对于遥远地域的想象,即使面对险境也不畏惧,但现实中却不得不面对炎热的天气和生活的困扰。这里表现出一种超脱现实的情感和对现实的无奈。

然后作者描述了人们因为炎热而食欲不振,衣服难以穿戴整齐的情况。这些描述非常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细致观察和真实描绘。

接下来,作者通过上古时代的穴居生活与现代建筑的对比,表达了人们对现代生活的感慨。虽然现代建筑为人们提供了遮蔽风雨的地方,但同时也带来了炎热的问题。这部分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和文明的反思。

接着,作者描述了朝廷的火灾和夜晚的照明情况,这些描述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日常生活场景和对季节变化的记录。通过这些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古代社会的兴趣和对现实的思考。

然后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炎热天气的无奈和应对方式,包括醉酒、发泄情绪等。同时,作者也关注到了贫困人群的生活状况,他们缺乏衣物,面临着冬季的困境。这部分展现了作者对贫困人群的同情和关注。

最后两句,作者表达了自己身处江浙地区,虽然天气炎热,但也无可奈何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天气的期待和祝愿。

总的来说,这首诗歌通过对炎热天气的描绘和对人们生活的观察,展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思考和人文关怀。语言通俗易懂,让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同时,通过对历史和现代社会的对比,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文明的反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