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生动的画面和深沉的情感,悼念了一位在台湾抗击敌人时牺牲的将领高鸿飞。
前两句"飒飒逞英姿,萧萧鬓雪丝"用对比手法,既展现了将军生前的英武形象("飒飒"形容他行动如风般矫健),又暗示他已是白发苍苍的老将("萧萧"形容白发)。短短十个字就勾勒出一位老当益壮的英雄形象。
中间四句讲述他的战功与牺牲:"贼刚擒巨丑"说他刚立下大功擒获敌首,"律恨失偏师"痛惜他因军令失误而战败。"碧血鏖兵处,丹心贯日时"用"碧血"(忠臣的血)和"丹心"(赤诚之心)的典故,描绘他浴血奋战、忠心可昭日月的壮烈场景。
最后两句"魂归瀛海外,拟赋大招辞"尤为动人:将军的忠魂飘荡在台湾海峡(瀛海),诗人想用《大招》这种招魂的诗歌来呼唤英灵归来。这里既表达了对英雄的追思,也暗含对台湾这片土地的牵挂。
全诗通过"英姿-白发-战功-牺牲-招魂"的叙事线索,用"飒飒""萧萧""碧血""丹心"等色彩鲜明的词语,塑造了一位令人敬仰的民族英雄形象。最打动人心的,是字里行间那种对忠魂的痛惜与对国土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