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屈原庙的秋日景象,通过景物和传说表达对屈原的怀念与哀思。
前两句写实景:秋日寒云笼罩庙门,过往旅客采摘水边白蒿祭奠屈原。画面清冷肃穆,体现人们对屈原的敬重。
中间四句融入神话色彩:山鬼在殿内吹动青灯,屈原的魂魄白天挥舞白幡。这里用"龙舆""鱼腹"两个典故——前者暗指楚王昏庸断送国家(蜂头梦指短暂繁华),后者指屈原投江后只留下空荡的忠魂。虚实结合中凸显悲壮感。
后两句以景作结:斑竹(传说由屈原泪水化成)与香草杜若丛生,鹧鸪(古人认为其鸣声似"行不得也")在黄昏中飞过。斑竹和鹧鸪这两个意象,既营造苍茫意境,又暗喻屈原的悲愤与后人无尽的怅惘。
全诗特色在于将现实祭奠场景、神话传说和自然景物巧妙融合,通过"青殿火/白霓幡""蜂头梦/水底魂"等色彩鲜明的对比,把对屈原的追思写得既庄重又富有奇幻色彩,最后落在黄昏鹧鸪飞的画面,余韵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