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归白门 其二

二仲遥怜散若萍,还家凄绝借都亭。妻孥总历羊肠险,花月宁教犀首醒。

春水鲥鱼三月白,秋风天阙六朝青。平生游侣焦琴在,尘鞅劳劳且暂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拟归白门 其二》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同时透露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全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意象传递出深沉的情感。

首联“二仲遥怜散若萍,还家凄绝借都亭”写诗人与好友分离,如同浮萍般漂泊无依,归家之路充满凄凉,只能在驿站暂歇。这里用“浮萍”比喻漂泊无定的状态,凸显孤独与无奈。

颔联“妻孥总历羊肠险,花月宁教犀首醒”写家人历经艰险,而诗人自己却无法沉醉于花前月下的美好。“羊肠险”比喻人生道路的曲折艰难,“犀首醒”则暗指无法逃避现实的清醒与痛苦。

颈联“春水鲥鱼三月白,秋风天阙六朝青”是诗中的亮点,用鲜明的色彩对比勾勒出家乡的美景:春日的鲥鱼洁白鲜美,秋日的天阙山青翠如画。这两句既表达了对家乡风物的怀念,也暗含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尾联“平生游侣焦琴在,尘鞅劳劳且暂停”写诗人虽然漂泊半生,但旧日的知音和心爱的琴仍在,尘世的劳碌或许可以暂时放下。“焦琴”象征知音与精神寄托,而“尘鞅”则指世俗的束缚,诗人渴望在疲惫中找到片刻安宁。

整首诗以“归家”为主线,将思乡之情、人生感慨、对友情的珍视融为一体。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漂泊者的孤独与坚韧,同时通过对家乡风物的回忆,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语言朴实却意境深远,容易引起读者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