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犯
嫩晴天,虚堂汎采,东风转芳蕙。
素纕罗带,偏淡雅宜人,风态娴美。
江皋不少婵娟子,霜娥斗月姊。
更槛曲、倩红如火,香光添一倍。
湖波染丝作春衫,临流自照影,如花明丽。
游赏倦,还祇恐凤钿遗翠。
私心愿、国香入梦,天赐与、花房珠样蕊。
恰便学楚人装束,春秋作长佩。
素纕罗带,偏淡雅宜人,风态娴美。
江皋不少婵娟子,霜娥斗月姊。
更槛曲、倩红如火,香光添一倍。
湖波染丝作春衫,临流自照影,如花明丽。
游赏倦,还祇恐凤钿遗翠。
私心愿、国香入梦,天赐与、花房珠样蕊。
恰便学楚人装束,春秋作长佩。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个春日赏花的美妙场景,充满了清新雅致的气息。
上片写景:
开篇用"嫩晴天"点出初春晴朗柔和的天气,在宽敞的厅堂里,阳光洒落,春风送来兰花的芬芳。这里把兰花比作系着素色丝带的优雅女子,风姿绰约。江边有许多美丽的姑娘(暗指花朵),像月宫仙子般清丽脱俗。栏杆边火红的花朵更添光彩,让花香愈发浓郁。
下片抒情:
主人公穿着春装(暗指融入春色),在湖边自照,身影与春花相映成趣。虽然游玩得有些疲倦,却仍担心发饰掉落(暗指珍惜春光)。他暗自许愿,希望梦中能遇见国色天香的花朵,就像上天赐予的珍珠般珍贵。最后以屈原佩戴香草的典故,表达要把这美好春色永远珍藏的心愿。
全词妙在:
1. 通篇用女子形象比喻花朵,把静态的春景写得灵动鲜活
2. 通过"自照影"的细节,巧妙将人景交融
3. 结尾用典自然,把爱春之情升华到更高境界
4. 语言清丽流畅,像一幅工笔设色的春日仕女图
词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精巧的比喻,让读者自然感受到他对春天的珍爱之情。这种含蓄委婉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