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仙人洞并谢草堂方公所赠石匣二首

云长镇洞有时开,石匣终藏化鹤胎。
千岁不须华表柱,飞鸣南向洞山来。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的山洞奇景,语言生动形象,读来仿佛能看见云雾缭绕的仙境。

第一句"云长镇洞有时开"用拟人手法,把云雾比作守卫山洞的将军,时而打开洞门,暗示这是个神秘莫测的仙人居所。第二句"石匣终藏化鹤胎"说石匣里藏着能让人变成仙鹤的宝物,用"鹤胎"这个新奇比喻,既点明石匣的珍贵,又暗含修道成仙的寓意。

后两句更富想象力:仙人根本不需要像凡人那样立华表柱(古代宫殿前的石柱)来标榜自己,因为他们随时可以化作仙鹤,自由自在地飞向洞山。这里通过对比凡人的俗套和仙人的洒脱,突出了修道者超然物外的境界。

全诗最妙的是把"石匣"这个普通物件写得神乎其神,通过"化鹤"的想象,把修仙主题表现得既神秘又有趣。诗人没有直接说教,而是用生动的画面让读者自己体会修道的玄妙,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葛庆龙

宋九江人,寓居江南,号秋岩,又号寄渔翁、江南野道人。早年尝入匡庐学佛法,寻归俗,放浪江湖。好为诗,名公巨卿和酒徒剑客多与之游。年逾七十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