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用苏韦州韵
出门有所适,驱车长林端。
蒺藜翳古道,登□阻且艰。
绿阴下啼鸟,夕阳在空山。
有酒不得将,芳赏良独难。
抱饥坐孤石,流云渺无迹。
谷泉递暗声,荔径稍栖息。
缅怀千古心,仅此一閒易。
回策悄人语,虚堂海月白。
蒺藜翳古道,登□阻且艰。
绿阴下啼鸟,夕阳在空山。
有酒不得将,芳赏良独难。
抱饥坐孤石,流云渺无迹。
谷泉递暗声,荔径稍栖息。
缅怀千古心,仅此一閒易。
回策悄人语,虚堂海月白。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驾车出门远行,却因路途艰险而心生感慨的场景。诗人用生动的自然画面和细腻的心理描写,展现了一种孤独、遗憾却又超脱的复杂心境。
旅途的艰难与遗憾
车子行驶在树林尽头,路上长满荆棘("蒺藜"),登山的路被阻断("登□阻且艰")。这里通过"蒺藜""阻且艰"等词,暗示人生道路的坎坷。夕阳西下时,绿荫中有鸟鸣,空山显得格外寂静。诗人带着酒却无人共饮("有酒不得将"),暗示知音难觅的孤独,美好的景色也因无人分享而显得遗憾("芳赏良独难")。
孤独中的思考
诗人独自坐在石头上忍受饥饿("抱饥坐孤石"),看着流动的云彩渐渐消失("流云渺无迹")。山谷中泉水声隐约传来,他在长满荔枝的小径稍作休息。这些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寂静的氛围,暗示诗人正在远离尘嚣,与自然对话。
千古文人的共鸣
"缅怀千古心"说明诗人想到了历史上那些同样孤独的文人雅士。他认为真正的闲适自在("一閒易")其实很难得,需要放下很多执念。最后他调转车马("回策"),听到人们低声交谈,看到月光洒在空旷的堂屋上("虚堂海月白"),这个结尾画面既清冷又充满禅意,暗示诗人经过思考后获得内心的平静。
现代启示
这首诗像一篇精致的游记,更是一次心灵的独白。它告诉我们:人生路上难免孤独坎坷,但当我们静下心来感受自然,与历史对话,就能在纷扰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那些看似遗憾的"无人共饮",反而成就了独特的生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