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翁仁夫司𣙜河西四首 其三

光仪慰深衷,聚散会有渝。
条风熙自南,王事遑启居。
扬旆首朔郊,结轸临广衢。
恻怆杯酒间,揽袪一踟蹰。
岂曰无居士,非子谁为愉。
流尘奄忽至,服马遄驰驱。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分别时的复杂心情,用日常化的场景传递深厚情感。

前四句像在拍电影镜头:先特写朋友温暖的仪态安慰着自己(光仪慰深衷),再拉远镜头展现春风中忙碌的公务场景(条风熙自南,王事遑启居)。用春风反衬身不由己的奔波,这种反差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矛盾。

中间四句动作感很强:旗帜飘扬出发(扬旆首朔郊),马车停在路口(结轸临广衢),握着对方袖子徘徊(揽袪一踟蹰),这些细节就像我们现代人在车站送别时帮朋友整理衣领、反复叮嘱的样子。最动人的是"恻怆杯酒间",简单五个字就拍出了践行酒桌上强忍泪水的画面。

后四句转为内心独白:表面说"不是没有别的朋友"(岂曰无居士),实则强调"但只有你最懂我"(非子谁为愉)。最后车轮扬起尘土(流尘奄忽至),马车飞速离去(服马遄驰驱),这个开放式结尾就像电影戛然而止的镜头,留给我们目送远去的怅惘。

全诗妙在把公务出差(王事)与私人情谊的冲突,通过喝酒、拉袖子、看马车远去这些生活化场景自然流露。就像现代人发朋友圈说"出差路上最舍不得你",古今情感其实相通。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