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云根石》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云彩变幻与岩石形成的神奇联系。
前两句"溶溶聚散霎时间,岂有根株在世凡"说:云朵像棉花糖一样时而聚合时而消散,转瞬即逝,哪会在人间留下固定的根呢?这里用"溶溶"形容云的柔软流动,"霎时间"强调变化之快,反问句更突出了云的虚幻无常。
后两句"料是从龙归洞穴,故应化作此巉岩"展开想象:诗人猜测这些云可能是跟随神龙进入山洞后,就化作了眼前嶙峋的岩石。"从龙归洞穴"这个典故般的想象,把自然现象浪漫化,而"巉岩"这个具体形象,让抽象的转化过程变得可见可触。
全诗妙在将两个看似无关的自然现象——飘渺的云和坚硬的石——通过诗意的联想串联起来。诗人用"化"这个字眼,既解释了地质变化,又赋予了这个过程神话色彩。这种将科学观察与艺术想象结合的写法,让普通读者既能理解自然现象,又能感受到诗歌的奇幻魅力。
施枢
施枢,约宋理宗端平中前后在世(即约公元一二三五年前后在世)字知言,号芸隐,丹从人。生卒年均不详,工诗。嘉熙时,(公元一二三九年左右)尝为浙东转运使幕属。又尝为越州府僚。枢著有芸隐倦游迁及芸隐横舟稿各一卷,《四库总目》传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