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船口号五首 其三

水厄初离大海滨,人天孰与指迷津。
忽然石触舟中裂,悟彻平生有漏因(过浒墅关石触舟坏此中似有悟境)。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乘船渡海时的一次意外经历,以及由此引发的顿悟。

前两句写作者刚刚从海边出发,在茫茫大海上航行,分不清方向("人天孰与指迷津")。这里既是在说实际的航海,也暗喻人生的迷茫。

后两句突然转折:船突然撞上礁石,船舱破裂。这个意外让作者恍然大悟("悟彻"),意识到自己过去的人生就像这艘漏水的船一样,存在着种种缺陷和不足("有漏因")。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简单的航海意外,道出深刻的人生哲理
2. "船漏"的意象很生动,既指实际的船坏了,也比喻人生的不完美
3. 从迷茫到顿悟的过程很自然,让读者也能感同身受

诗人通过这次经历告诉我们:有时候人生的重大领悟,往往来自于突如其来的意外或挫折。就像船撞上礁石才让人发现漏洞一样,生活中的困难反而能让我们看清自己的不足。

查慎行

查慎行(1650~1727) 清代诗人,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夏重,号查田;后改名慎行,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海宁袁花(今属浙江)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查慎行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