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从昌平出发陪祭皇陵的场景,充满庄重又灵动的画面感。
前两句用"倦马"和"鸣鸡"点明时间——天刚破晓,马儿刚离开马厩,田间的公鸡已在打鸣。这种晨光熹微的朦胧感,为祭陵之行奠定了肃穆基调。
中间四句展现沿途风光:松涛声回荡在帝王陵寝间,朝阳穿透云层照亮整个燕地。这里"赤羽"可能指朝霞如红色羽毛覆盖山峦,"黄茅"则暗示秋日原野尚未完全枯黄。自然景物与皇陵建筑相互映衬,既庄严又生机盎然。
最后两句升华主题:在神圣的祭坛举行仪式时,连北方的天空都升起祥瑞的云烟。诗人通过"瑶坛""祥烟"等意象,将人间祭祀与天地祥兆相连,烘托出祭礼的崇高意义。
全诗巧妙地将时间推移、空间转换与情感升华融为一体,既有清晨赶路的动态感,又有祭陵仪式的神圣感,通过细腻的自然观察展现了人对天地祖先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