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安南以官事未了绝不作诗清明日感事因集句成十绝奉呈贡父尚书并示世子及诸大夫篇篇见寒食 其四

残花怅望近人开,不尽长江滚滚来。

寒食清明都过了,鹧鸪飞上越王台。

现代解析

好的,我会尝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分析这首诗词。

《入安南以官事未了绝不作诗清明日感事因集句成十绝奉呈贡父尚书并示世子及诸大夫篇篇见寒食 其四》是一首描写清明时节感怀的诗。这首诗从以下几个方面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

首先,诗中的“残花怅望近人开”,描述了诗人看到的景象是残花凋落,而新的花朵则含苞待放,像是在等待着人们的欣赏。诗人在此处可能感到一丝哀伤,因为美好事物的凋零总是令人惋惜,但同时也有一丝期待,因为新的生命正在孕育之中。

接着,“不尽长江滚滚来”,诗人用长江的滚滚流水来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长江的流水无尽无休,就像时间一样不断地向前推进,而人的生命则在这无尽的时光中经历着兴衰荣辱,经历着生死离别。

然后,“寒食清明都过了”,诗人点明了时令,清明和寒食节都已经过去,意味着春天已经过半,万物复苏的季节正在逐渐远去。这也许会引发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忧虑。

最后,“鹧鸪飞上越王台”,诗人以鹧鸪飞上越王台作结,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鹧鸪是象征着南方的一种鸟类,越王台则可能是实指或者象征某种历史遗迹。鹧鸪飞上这个历史或实景的地方,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明时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历史、对生命的深深思考。诗人的情感深沉而复杂,既有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也有对新生命诞生的期待,以及对人生短暂和历史的深沉思考。

陈孚

陈孚(1259 — 1309)元代学者。字刚中,号勿庵,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今白水洋镇松里)人。至元年间,上《大一统赋》,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为山长,曾任国史院编修、礼部郎中,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诗文不事雕琢,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七言古体诗最出色,著有《观光集》、《交州集》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