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督府江亭

狻猊产西域,本非百兽伦。
一朝同率舞,图画高麒麟。
三苗昔梗化,戈鋋扰边垠。
桓桓杨督府,钲鼓靖烟尘。
功成身既退,投老归江滨。
廉颇犹健饭,羊祜常角巾。
明月张乐席,晴日坐花裀。
丹心依天桴,白发感萧晨。
方今履泰交,礼乐重敷陈。
天子闻鼓鼙,应恩将帅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杨督府的将军的故事,用简单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他的传奇人生。

开头用"狻猊"(一种西域狮子)比喻杨督府——就像稀有珍贵的狮子本不属于普通兽群,这位将军也是非凡人物。他像传说中的祥瑞麒麟一样,因战功被画入表彰功臣的图画中。

中间部分讲他的事迹:当年边境叛乱(三苗代指叛乱部族),他带兵平定战乱。功成名就后选择急流勇退,像古代名将廉颇一样退休后依然精神矍铄,像儒将羊祜一样过着朴素生活。日常赏月听音乐、晴天赏花,但白发苍苍时仍会触景生情想起军旅岁月。

结尾点明深层含义:如今天下太平,朝廷重视礼乐教化。但天子听到战鼓声时,应该会想起这些保家卫国的将帅。这里暗含提醒——太平年代也不要忘记功臣的贡献。

全诗通过"西域狮子-战场麒麟-退休老将"的形象转变,展现了一个能文能武、功成不居的儒将形象。用"明月张乐席"与"白发感萧晨"的对比,生动刻画了老将军安逸中带着壮志未酬的复杂心境。

吴敬梓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全椒人。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序》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后卒于客中。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小说《儒林外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