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谷上东坡古风二首见一朝士今取一篇
自鬻非奇货,强鸣非好声。
法当老山林,松根断茯苓。
朅来长安道,霜鬓迫衰龄。
穷吟无知音,祇觉太瘦生。
公诗妙一世,风雅见根蒂。
比兴千万篇,已作不朽计。
穷达虽不同,嗜好乃相似。
法当老山林,松根断茯苓。
朅来长安道,霜鬓迫衰龄。
穷吟无知音,祇觉太瘦生。
公诗妙一世,风雅见根蒂。
比兴千万篇,已作不朽计。
穷达虽不同,嗜好乃相似。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位不得志的文人在长安城发牢骚,同时表达对前辈诗人苏轼(山谷指黄庭坚,东坡指苏轼)的崇拜。
开头四句像是自嘲简历:说自己像地摊货("非奇货"),嗓门大但不好听("强鸣非好声"),本该在山里当隐士挖草药("松根断茯苓"),却跑来首都混饭吃("朅来长安道")。这里用"霜鬓迫衰龄"暗示年纪大了还一事无成。
中间四句吐槽现状:写诗没人懂("穷吟无知音"),把自己都写瘦了(化用李白"太瘦生"的梗)。突然话锋一转,开始狂吹苏轼:您的诗天下第一("妙一世"),有《诗经》的底蕴("风雅见根蒂"),随便写写都能流传千古("不朽计")。
最后两句强行找共同点:虽然您是大咖我是小透明("穷达不同"),但咱们文艺青年爱好相同啊!这种结尾既拍了马屁,又给自己挽尊,典型文人式社交技巧。
全诗妙在把怀才不遇的酸涩,和对偶像的崇拜搅拌在一起。就像现在某个北漂小编剧,一边抱怨甲方不识货,一边转发李安导演的采访说"我们创作理念很像"。古今文艺青年的烦恼,原来都是复制粘贴的。
戴复古
戴复古(1167年-约1248年),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