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题北湖消夏图(癸巳至庚申(一九五三至一九八零))
烟水迷濛,浑不辨、故园甚处。
细屈指旧游历历。
有谁堪数。
小艇追凉迷麝雨,青墩惜别怜鸥鹭。
更凄凉、隔浦玉箫声,低回诉。
残月落,宵将午。
晨星灿,荒鸡语。
问几人沈睡,几人酣舞。
清啸一声天地阔,东山又见红轮吐,愿此生终老水云乡,忘今古。
细屈指旧游历历。
有谁堪数。
小艇追凉迷麝雨,青墩惜别怜鸥鹭。
更凄凉、隔浦玉箫声,低回诉。
残月落,宵将午。
晨星灿,荒鸡语。
问几人沈睡,几人酣舞。
清啸一声天地阔,东山又见红轮吐,愿此生终老水云乡,忘今古。
现代解析
这首《满江红》像一部怀旧电影的开场,用朦胧的水雾拉开记忆的帷幕。诗人站在湖边,眼前烟波浩渺,连故乡的方向都看不清了——这种迷茫不仅是视觉上的,更是心理上对时光流逝的恍惚。
中段镜头切换到具体的回忆片段:夏日乘小船追凉、在青墩与鸥鹭惜别,这些画面像老照片般清晰。最妙的是加入"隔浦玉箫声"这个声音记忆,幽幽的箫声把怀旧情绪推向高潮,就像我们听到某首老歌突然想起往事一样。
下半阕时间流转如蒙太奇:残月西沉、晨星亮起、荒鸡报晓,诗人用这三个镜头快速交代通宵未眠。随后发出灵魂拷问:这深夜里有几人沉睡?几人狂欢?这种对众生相的观察,让个人抒情突然有了社会视角的广度。
最后迎来充满希望的转折:清啸破晓、红日东升,诗人许下"终老水云乡"的愿望。这里的"水云乡"既是实指湖畔居所,更是象征超脱世俗的精神家园。最打动人心的,是诗人历经沧桑后依然保持的赤子之心——那个愿意为一片云、一泓水而感动的心灵,始终没有在岁月里变得麻木。